白云招商指南
地貌
白云区地势北部与东北部高,西部和南部低。大致以广从断裂带和瘦狗岭断裂带为界,广从断裂带以东,瘦狗岭断裂带以北,是白云山——萝岗低山丘陵地区,中有山间冲积平原点缀,如南岗河冲积而成的萝岗洞,金坑河冲积而成的穗丰、兴丰两个小盆地,良田坑冲积而成的白米洞,凤尾坑冲积而成的九佛洞等。广从断裂带以西,主要是流溪河冲积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。
北部及东北部以低山为主,谷深,坡陡,基岩是坚硬的、块状的变质岩和花岗岩。在低山的边缘地带,如新广从公路东侧、旧广从公路大源以南两侧,分布着一系列丘陵,其基岩是抗风化力较弱的中粗粒花岗岩,故山顶浑圆,山坡平缓。
在丘陵区的南部边缘,沿瘦狗岭断裂带走向是一片带状的台地,区境内西起王圣堂,依次是走马岗、桂花岗,接天河区境的横枝岗、瘦狗岭、下元岗,一直延伸到区境萝岗的火村、刘村。白云山西麓,是丘陵与山前平原相接地带,并分布着一系列北东向的山前洼地和台地,与冲积平原相间,组成流溪河波状平原。
区境地形有6类:陡坡低山丘陵地形,主要分布在白云山一带及九佛、良田、太和等镇的东部;缓坡低山丘陵地形,主要分布在萝岗一带;丘陵台地地形,主要分布在萝岗镇南部;河谷阶地与山前平原台地,主要分布在流溪河竹料段和钟落潭、龙归、新市等镇;河流冲积平原,主要分布在三元里至嘉禾地区;珠江三角洲平原,主要分布在区境西南部,包括石井镇南部、新市镇东南部及松洲、同德等街道范围。
区境主要山峰有:帽峰山,主峰莲花峰,海拔534.9米,是全区最高峰,1997年市政府批准建市级森林公园。白云山,主峰摩星岭,海拔382米,称天南第一峰。白云山名胜古迹众多,多次被选为“羊城八景”之一,2002年,评为新世纪羊城八景之首。杨大岭,位于九佛圩东北,海拔349米。(注:2001年出版的首部《广州市白云区志》设“自然地理”篇,详细记述白云区的地质、地貌、气候、水文、土壤、自然资源、自然灾害等,本章仅作简要记述。)
气候
白云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,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季风环流盛行。冬季处于大陆高压东南边缘,多吹来自大陆的偏北风,因有南岭等山脉作屏障,阻隔北方南下寒潮,又可使冷空气锋面停滞,形成阴雨,故冬季不致严寒干燥。夏季主要受太平洋高压影响,多吹来自海洋的偏南风,因南岭山脉及区内东北高、西南低的地形特点,可截留大量水蒸气上升成雨,故夏季不至于酷热。热量丰富,雨量充沛,霜雪稀少,四季分明,春夏之间多暴雨,夏秋之间多台风。
区境太阳辐射比较强烈,日照率为40左右,气温呈上升趋势。广州气象台在白云区设置常年观测点,据广州气象台统计,1996年的平均气温21.6℃,2000年22.5℃;1996年的日照年平均1565小时、降雨年平均1683毫米;2000年,分别是1609小时和1799毫米。
